當前位置:首頁 > 新聞動態 > 公示公告

阜陽市政府幼兒園清明節放假通知及假期注意事項

編輯:江紫晴  2022-04-01 17:42    點擊次數:432


各位親愛的家長:

您好!

清明小長假就要到了,首先感謝您一如既往對我園工作的支持和理解。

現將放假時間和注意事宜通知如下,希望您和孩子度過一個安全且有意義的假期!同時也敬請家長配合,做好孩子的監護、教育工作。


放假安排:

根據《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22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》,清明節:

4月3日至5日放假,共3天。

4月2日(周六),正常入園


清明節小知識

  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“時年八節”之一,又叫踏青節,在仲春與暮春之交,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。它與與端午節、春節、中秋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。

清明節,又稱踏青節、行清節、三月節、祭祖節等,既是一個掃墓祭祖的肅穆節日,也是踏青游玩享受春天樂趣的歡樂節日。

清明節的起源,據傳始于古代帝王將相“墓祭”之禮,后來民間亦相仿效,于此日祭祖掃墓,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。

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。2006年5月20日,經國務院批準,將清明節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。

清明節習俗

  清明節習俗甚多,全國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上或細節上的差異,各地習俗雖不盡相同,但掃墓祭祖、踏青是共同基本禮俗主題。

掃墓祭祖


  

清明節是傳統的春祭大節,與之相對應的是重陽節的秋祭。清明掃墓,即為“墓祭”,謂之對祖先的“思時之敬”,祭掃祖先是對先人的緬懷方式,其習俗由來久遠。






春游踏青


  

踏青也稱作春游,古時也叫探春、尋春等等。清明時節,春回大地,陽光明媚,萬物復蘇,人間處處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,正是郊游踏青的大好時光。

踏青的習俗由來已久,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形成,到了宋代,踏青之風最為盛行,一直相傳至今。



拔河

  拔河的運動起源于春秋后期,開始是在軍隊中盛行,當時叫“牽鉤”、“鉤強”,后來流傳到民間,到唐朝時期開始稱為“拔河”。

拔河就是人數相等的雙方對拉一根比較粗的繩子,將對方拉出河界,就算獲勝。唐玄宗時期曾經在清明節時期舉行大型的拔河比賽,后來就逐漸演變成清明節的民間習俗了。


放風箏

  放風箏放風箏是清明節人們最喜愛的活動之一。

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將其病況寫或畫于扎制的風箏上,用線系著風箏在空中放飛,讓它飛至高空就拉線剪斷,疾病災難便會隨著風箏一起飛走。

后來,風箏亦逐漸發展成廣為流行的郊游娛樂活動。


蹴鞠

  蹴鞠是世界上最早的足球活動,起源于戰國時代,蹴鞠就是指一種古老的皮球,球面是用皮革做成,里面用羽毛填充。

蹴鞠運動是古代清明節時期人們非常喜愛的一種游戲,到了漢代,蹴鞠就已經成為一項非常專業化的運動。到了唐宋,蹴鞠的技術有了很大的提高,也成為一種大型活動,在宮廷內,經常有數百人參加。


蕩秋千

  蕩秋千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。秋千,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。它的歷史很古老,最早叫千秋,后改為秋千。

古時的秋千多用樹椏枝為架,再栓上彩帶做成。后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。秋千不僅可以增進健康,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,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。


清明假 期安全小提示

一、個人防護


  

遵循疫情防控要求,做好個人防護,養成良好衛生習慣,勤洗手、戴口罩、少聚集。



二、非必要,不外出


家長和幼兒堅持非必要不外出的原則,避免前往高、中風險地區。如有中高風險區域旅行史的請如實上報,并主動告知幼兒園,積極主動配合檢測。



三、注意班級群通知



  


請各位家長及時關注班級群通知,了解幼兒園最新防控措施和通知。







四、科學防疫




  科學了解防疫知識,不造謠、不信謠、不傳謠。







五、配合幼兒園做好監測








  每天監測體溫,如有發熱、乏力、咳嗽等癥狀及時就診,并立即向班級老師報告情況。







六、保證充足睡眠,均衡飲食











  加強鍛煉、增強免疫力,保證飲食營養,補充水分,多吃新鮮蔬菜、水果。



  各位家長朋友們,安全是快樂、幸福、健康的首要因素,讓我們家園攜手共同教育孩子提高安全意識,祝大家度過一個有意義的假期!












編輯:江紫晴

初審:張敏

終審:劉琴




久久久久国色a∨免费看